提前筹划2026年申报!中央财政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项目申报要点解析

美丽河湖怎么建设?有哪些指标?钱从哪来?
2025年5月16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环水体(2025〕38号)。方案指出,到2027年,美丽河湖建成率达到40%左右;到2030年,美丽河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美丽河湖基本建成。(具体政策原文参考附件)
针对方案内容,生态环境部相关人员就“美丽河湖的内涵是什么?如何建设各美其美的美丽河湖?”给出了权威解读:

——美丽河湖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

  • 水资源方面,具有稳定的补给水源,水体流动性较好,河湖生态用水得到有效保障,稳定实现“有河有水”;

  • 水生态方面,河湖水域及其缓冲带生态环境功能得到维持或恢复,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有代表性的土著物种得到重现,稳定实现“有鱼有草”;

  • 水环境方面,流域内各类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河湖水质实现根本好转或水质稳定达到优良,公众的景观、休闲等亲水需求得到较好满足,人民群众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稳定实现“人水和谐”。


——在水环境治理方面,行动方案进一步巩固深化水环境治理,作出系统部署

  • 入河排污口整治是一个“牛鼻子”,可以通过溯源等,进一步有的放矢进行治理。行动方案将其作为一项重要措施,提出到2027年,建成排污口监测监管体系。

  •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比较分散、容易反复,是当前工作中面临的挑战之一。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综合效能显著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60%以上,农村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 在生态流量保障方面,行动方案明确了加强基本生态用水保障有关要求。


——在水生态保护修复方面,行动方案着重部署提升河湖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促进“人水和谐”。

——在资金保障方面,中央财政积极支持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引导和鼓励地方财政及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同时,倡导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等模式,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

名单:2025年中央财政10个美丽河湖项目
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于2025年7月4日联合公示,经竞争性评审,拟将10个项目确定为2025年中央财政支持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项目。10个项目将按东、中、西部区域差异化标准获得中央财政奖补,单个项目最高奖补达12亿元。具体项目名单如下:
2026年度中央财政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项目申报工作要点解析
根据相关案例经验我们建议拟申报主题单位应提前开展相关申报准备工作,结合自身资源禀赋进行有针对性的申报规划,接下来对申报核心要点逐一展开剖析,为2026年度批次有意向申报主体提供参考。

申报主体

各省需加强统筹谋划,择优选择一个项目申报,原则上以单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单位,直辖市及海南省可跨区域联合申报。

申报时间

以当年申报通知为准。例如2025年——

申报通知下发时间:1月10日;

申报材料递交时间:3月31日前。

申报材料

省级财政部门联合省级生态环境部门的申报文件项目实施方案(附项目绩效目标申报表、承诺书和必要的佐证材料等)一式3份,要在申报文件中明确申报项目是否包含负面清单事项,涉及国家管控要求的事项,应按规定提供相应批复文件、协议书或当地政府承诺函等证明材料。

补助方式

中央财政分别按照东部、中部、西部省份每个项目剔除社会投资后需求的60%、70%、80%给予奖补,单个项目补助最高不超过12亿元。每个项目实施期3年,资金分4年下达第4年资金于项目总体绩效评价及验收合格后下达。

支持内容

围绕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按照流域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以控源截污、流域保护治理、水生态系统修复等为支持重点内容,以饮用水水源地、江河源头等水生态敏感区为重点区域,因地制宜采取综合措施,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综合治理,提升河湖生态系统健康水平。

附件:《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
说明:以上内容来源政府网站公开资料,仅供参考。具体内容请以官方网站为准。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投资计划申报需要什么材料,审查重点有哪些?
国家级零碳园区建设申报多维度解析:基本条件、申报书大纲、申报流程、建设指标体系及碳排放核算方法
农业农村部:2025年中央财政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清单
联系我们:

官方网站:www.shichang360.com

客服热线: 18610382427   

                 13621172466


浏览量:0

博纳百思    谋远智略